top of page

​毒品原本不是毒品

歷史記載中開始使用罌粟已有6000多年,最早是用來榨油,解決生活所需,後來被油菜和芝麻取代。之後罌粟又有另外的用途被挖掘,人們發現用來煮茶可以達到提神的目的。除了提神的效果,罌粟陣痛的作用也廣為流傳使用。

​產地來源

​歐洲是罌粟的故鄉,最早人工種植的罌粟也出現在歐洲。新石器時代發現果實的遺跡,在西元前3500的埃及墓葬也發現鴉片的樣本,是較可靠的使用證據。最晚在西元前3000年鴉片的使用知識已在歐洲、中東、北非流傳。

​醫療用途

最早發現將罌粟的果實切開,將白色汁液乾燥後可以提煉出鴉片,最初作為藥用,可以有效鎮痛、止咳、止瀉等。

1803~1805年時,德國科學家將鴉片的鎮痛成分分離出來,提煉出嗎啡,在一戰廣費被運用,主要用於受傷的士兵身上,做為強力的止痛劑,在醫療上的應用更為廣泛,同時濫用的情況也隨之增多。

1874年,英國科學家又利用嗎啡合成出海洛英,一研製出來便受大眾歡迎,被當作特效藥廣泛應用在醫療領域,例如兒童咳嗽藥,甚至還被當作治療嗎啡成癮的替代藥物。

鴉片東傳

唐代時,正在急速擴展中的阿拉伯帝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十分頻繁,阿拉伯人帶來了象牙、棉花、白糖、寶鐵等特產,也帶來了罌粟和鴉片。

鴉片在中國的發展

罌粟和鴉片傳入中國後,中國人就開始種植罌粟。由於罌粟花異常嬌豔,唐代人多將它作為觀賞植物。罌粟在中國的最初數百年裡,並沒有造成大的危害,因為當初很少有人吸食,罌粟主要被當作觀賞花卉和藥用植物。

到了明代對鴉片醫學的認識,已達到相當的高度。根據李時珍的調查和實踐,鴉片可以用來治療各種泄痢、風癱、正頭風、痰喘、久咳、小兒慢脾風等20餘種病痛。從《本草綱目》來看,中國人對罌粟的認識,仍侷限於藥用的範圍內,鴉片尚沒有變為毒品。

元初,蒙古人遠征印度,那時印度已盛產鴉片,因此蒙古人也帶回了大量的戰利品—鴉片。這可能是中國社會流行服食鴉片最早的成文記錄。明代時,中國人已懂得從罌粟割乳漿取鴉片,但主要來源仍採自國外。當時的東南亞一帶,因西方殖民者的宣導,多種植罌粟。據史書記載,鴉片也是當時的進貢品之一。

隨著食用人數的增多,鴉片的價格也直線上漲。明代後期,不僅民間食用鴉片越來越多,而且在京城與宮廷也日益盛行。鴉片令朝廷貴族為之傾倒,甚至連皇帝也不能免。

清中期以後,民眾都已經知道罌粟果製作鴉片的方法,因此,為生產鴉片而種植的罌粟,便在各地普及開來。

鴉片煙氾濫的原因,除了民眾趨利之外,還有地方官吏的慫恿,在官吏的支持下本土煙取代洋煙,中國土地種植罌粟迅速擴張。雖然多位皇帝皆有禁鴉片煙命令,但未嚴格執行,鴉片的氾濫也造成之後東亞病夫之稱的恥辱。

資料來源中時電子報

​歷史上的罌粟演進史

​你可能不知道有名的毒品嗎啡和海洛英都是由植物罌粟花提煉而成,並且罌粟的使用歷史多達上千年......

bottom of page